董小麟
在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镇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势必要着力优化提升镇域经济实力,为城乡协同创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而增添新能量、构筑新高地。
当前广州镇域经济正呈现
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4年国内镇域经济500强榜单中,广州市有16镇入榜,达全市现有34个建制镇的近半数,并在广东全省入榜的98席中约占1/6,这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着广州城乡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正呈现良好势头。
广州经济强镇的打造既有共同特点,也有各自特色。其共同点是发挥位居改革开放前沿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区位优势,对接广州中心城市以制造业立市和服务业强市的发展布局,抓住发展机遇,打造优势与特色产业,服务大都市发展并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同时,这些经济强镇在产业集聚、特色产业打造和增强城乡融合上也走出了各有特色的发展路子:如南沙黄阁镇,以广汽丰田的布局为龙头,在汽车产业从装配制造到零部件生产以及相应的商贸物流业方面,打造了广州汽车产业崛起的重要支点;而番禺南村,作为广州进入500强镇域经济榜单的领头羊,则以丰富的产业门类做强其经济发展韧性,在服装、建筑、直播、软件信息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均形成百亿级规模,南村在500强榜单中也从2023年排第43位迅速跃升至2024年榜单的第20位;而增城新塘镇,则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萌发起来的牛仔服装产业集群基础上,既强化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打造,更注重数字化赋能,并借助广州建设东部交通枢纽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带动,拓展现代产业布局,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强镇和大湾区科创高地。
镇域经济在实现乡村振兴
和城乡协调发展中举足轻重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镇域经济的全面发力。镇域经济的功能包括且不限于: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产业和发展环境,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发展空间,为村镇集体经济发展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引入资源并拓展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等。
在当前广州镇域经济已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势头情况下,我们仍要看到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需要着力做好补强工作。
一是经济强镇的比重还有提升空间。作为超大城市,往往因应人口结构与城市扩容发展变化而在推进镇改街的进程中弱化了部分原经济强镇评选的机遇,但在目前国内10个超大城市中,除深圳已无建制镇外,广州进入镇域经济500强名单的镇数量少于新晋超大城市序列的东莞;从相对比例看,与东莞28个建制镇全数进入500强,以及佛山21镇中占比76%的16镇上榜相比,广州进入500强的建制镇还未过半,这种相对差距正需要广州转化为后续着力做强镇域经济的积极动力。
二是广州各区经济强镇的分布还存在显著的发展不平衡。如白云区4镇已全部进入500强,南沙、番禺各有5个和4个镇进入500强且分别仅有一个镇尚未入列;但北部从化区尚缺席镇域经济500强榜单,花都也只有一个镇上榜,可见中南部强而北部弱的局面还比较明显,这需要我们加强镇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三是镇域经济的发展优势还需进一步打造。部分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的镇需要在做强产业链韧性、防范化解经济风险等方面积极谋划;部分尚未挖掘本镇域经济发展潜在优势的,更要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及时作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规划。
持续优化镇域经济助力广州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广州的镇村占全市面积七成以上,是广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广州要持续做强镇域经济,创造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联动效应,可着重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要积极围绕新质生产力优化镇域产业布局,结合原有产业生命周期特点,深化对镇域现有一、二、三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推进镇域经济数字化赋能,引入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二要加强主城区人才、科技等资源对镇域的支持和补充力度,考虑因资源禀赋的不同带来的各镇域发展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配合好全市和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智力投入,打造有利镇域经济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新机制。
三要调动多方力量,打造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和交流机制,包括但不限于:积极开展政产学研的合作,组织相关智库拓展镇域经济研究;发挥广州高校包括职业技术院校数量多、学科面广的优势,全面建立校镇合作机制,培养扎根本土的发展镇域经济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发挥广州各相关产业商协会积极性,发挥主要产业链链主企业的组织引领力,持续提升镇域经济联动发展绩效。
四要抓两头带中间,一方面做好经济强镇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提炼和推广,一方面又要对经济发展迟缓的镇域加强重点指导、帮助,并在深化镇街结对互促发展机制作用的同时,构建镇-镇合作机制,在产业合作和市场开拓等方面鼓励经济强镇发挥对其他镇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要加快提升镇域公共服务体系与主城区实现一体化建设,改善和优化镇域吸引人才集聚的宜居宜业环境,促进村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资源配置。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