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news.southcn.com/gd/content/2017-04/16/content_168980769.htm

记者 梁励 汕头、佛山、广州报道
编者按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在“一带一路”倡议3年前提出后,不少广东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业务增长迅速,部分企业输出产品、资本的同时,也输出品牌和文化,并与当地融合发展,实现“双赢”、“多赢”。
目前广东共有“走出去”企业1457户,2014年以来新增“走出去”企业648户,其中45%选择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
距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还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数十家中央媒体、省属媒体于4月10日开始了央媒“一带一路”采访团在广东为期三天的采访活动。
“一带一路”的国家“红利”,为作为中国南大门、海上丝绸之路关键点、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2016年,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6.5%,实际投资增长65.3%,吸收欧美发达国家实际投资增长14.1%,显示广东的外向型经济优势仍然明显,广东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局长胡金木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广东企业将走出国门,活跃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近10年来,广东对外投资总量持续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据广东税务部门统计,目前广东共有“走出去”企业1457户,2014年以来新增“走出去”企业648户,其中45%选择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投资额较2014年增长约120%。
在粤企“走出去”越来越频繁的今天,离不开的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还有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例如,2014年9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通过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政策的引导,充分利用我们自己的一些地缘、区位、人员等优势,发展适合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创业、金融创新等,引导我们整个片区未来的发展。”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钊表示,特别希望能够在珠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之间的交汇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华侨是中国联系海外的一个主要桥梁,实际上华侨在当地有许多地缘、语言等方面的优势。在李钊看来,潮汕地区的华侨经常与故乡有来往,所以对中国国内的环境、人文等都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实际上他们更能够适应中国发展的相关需要,更能够寻找到中国发展的需求点。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和文化
据广东省国税局统计,国税管辖的注册资本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走出去”企业中,投资类型为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行业的企业达37户,占比55%。这类企业尤其是加工制造类企业,往往正面临转型升级、要素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等困境,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与广东省的产能互补性强,为广东产业转移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除了传统的制造业、建筑业等,还有人文文化的交流。《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发挥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创新能力强、产业规模大的优势,培育重点企业,实施重点项目,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中国动漫游戏产业与沿线国家合作规模显著扩展、水平显著提升。因此,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抓住了这个机遇,将国内动漫影响力扩散到全球,树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优势。
早在2000年便成立了海外事业部的奥飞娱乐,目前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合作伙伴,在动画播映、玩具销售、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授权、国际项目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合作。
奥飞近年来持续加速拓展全球市场,取得的成效明显,海外营收占比逐年提升。根据2016年的年报,奥飞该年海外营收达到1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