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彤玥; 牛品一; 顾朝林;
【Author】 Ll Tongyue;NIU Plnyi;GU Chaolin;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顾朝林工作室; 清华大学;
【摘要】 当代城市面临洪灾、地震、气候变化、流行疾病、贫穷、经济波动等急性冲击和慢性压力,城市需要构建弹性来应对这些危机。目前,已针对城市系统、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管理、能源等领域构建了弹性城市研究框架,其中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针对城市系统提出的弹性框架因囊括了社会、经济、环境、制度、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而系统全面,有利于指导弹性城市研究和实践;城市气候变化及灾害风险弹性框架提出了"识别-分析评价-诊断-行动计划"的弹性构建流程。比较弹性城市研究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概念框架可以发现:弹性城市概念框架更具有问题导向研究和实用的特性,兼具规避风险和减灾及增强灾后恢复的针对性,同时更关注全部城市系统响应多元压力并具有多样化的吸收能力及冗余性。目前,弹性城市框架已被国外广泛研究并应用于构建城市应对飓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弹性实践中。我国的弹性城市研究还刚刚开始,现就国外弹性城市进展进行研究,主要介绍弹性城市概念,针对城市系统、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管理、城市能源等三种弹性城市研究框架,同时还就弹性城市与可持续城市研究框架进行了比较研究。 更多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