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
工 作 简 报
2013年第1期(总第5期)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办公室编2013年6月20日
本期要闻
Ø基地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暨第二轮招标课题申报书评议会议顺利召开
Ø基地第2轮招标课题研究启动
Ø基地承担广州市委委托课题《关于借鉴国外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经验的研究》
Ø《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实践与探索》出版并获中国社科院专家魏后凯高度评价
Ø《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研究:产业与区域发展视角》正式出版
Ø基地2013年系列学术沙龙顺利举办
Ø隋广军课题组出席《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丛书》出版座谈会
【基地建设】
基地新网站平台正式上线
为了增强外界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的了解、扩大基地的影响力,基地加强对网站平台的更新建设,基地新网站平台已于6月初正式上线(http://gzsm.gdufs.edu.cn)。新网站平台除呈现基地研究与学术活动信息外,增加了广州商贸时事与政策、商贸研究观点转摘、基地成果选登、基地研究员风采、广州会展业专题、新型城市化研究专题等栏目,从而在加强基地学术信息传播的同时,搭建了与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有关的研究数据库,为广州研究积累资料。
基地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暨
第二轮招标课题申报书评议会议顺利召开
2013年1月18日,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基地第二轮招标课题申报书评议会议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行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丘杉、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陈平、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再高、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吴超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刘力、基地主任张昱等学术委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顾也力首先致欢迎辞并就基地过去一年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他对基地在过去一年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基地建设时间虽短,但是发展态势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基地主任张昱就基地过去一年的建设情况,分六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汇报,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总结经验,就基地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更好地围绕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方向开展工作,为广州服务。会议最后对基地第二轮招标课题申报书进行审议,经民主评议投票,确定了课题中标人。
【项目研究】
基地第2轮招标课题研究启动
“基地招标课题”是基地特有的一项体现“广外特色、广外力度”的科研制度,即利用大学向基地配套投入的科研经费,每年主动就广州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对外招标一批科研项目,以此将推进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落到实处。
2013年1月,基地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对应标的申报书进行了审议,最后经投票表决,最终确定李铁立、卢万青、申明浩三人领衔的课题组分别作为“新型城市化指数研究”、“提升广州消费战略研究”及“广州发展港口经济战略研究”课题的中标课题组。
3月上中旬,基地组织三个课题组以系列学术沙龙的形式,举行了开题报告会,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指导,对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充分讨论,提出问题和建议,为招标课题研究打造了一个良好开端。目前,各项课题研究进展良好,基地将适时组织中期检查。
按照基地工作计划,基地今年工作重点之一是科研项目精品化、科研活动常态化。基地将依托基地招标课题,开展常态化的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以课题研究支撑学术活动,凝聚学术团队,同时,以学术活动提升课题研究质量,实现研究项目精品化。
基地承担广州市委委托课题
《关于借鉴国外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经验的研究》
2013年2月,在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牵头召开的“关于推进‘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充分发挥广州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课题研究筹备会上,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委托我基地承担其中子课题《关于借鉴国外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经验的研究》的研究工作。
“关于推进‘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充分发挥广州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课题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视察广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广州中心城市地位,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全省的作用开展的重点工作。整个课题研究最终将形成“1+6+1”研究成果,即1个主报告、6个分报告、1个政策性实施意见文件。
基地利用此契机,精心组织以董小麟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开展此项目研究,并利用政策研究室这一平台,加强与其他子课题组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开展联合研究和协同创新,力争做成精品项目。
《广东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发展战略研究》结项获好评
2012年3月,基地李铁立教授受广东省外经贸厅委托,承担横向项目《广东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工作。2012年12月,该项目研究报告接受委托单位的验收结项并获好评。
袁群华喜获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立项
2013年6月,基地研究员袁群华申报的项目“南沙——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研究”喜获2013年度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立项,目前该项目正在研究中。
【基地著作】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实践与探索》正式出版
2013年5月20日,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丛书》出版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丛书第一辑共11册由广州出版社出版面世。这套丛书是广州市委在提出、确认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后,组织广州市社会科学界完成的第一批重大理论研究成果。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作为广州研究的重要机构,参与了广州市委组织的新型城市化大调研工作,并受托承担该丛书中《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实践与探索》一书的撰写工作。基地隋广军教授领衔的课题组(课题组成员:顾涧清、张昱、陈龙江 、梁立俊、周骏宇、李铁成、聂聆、许陈生、李钧)接受任务后,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书稿的撰写。
该书除绪论外,共分十章,力图从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理论溯源、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发展经验、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现实基础、城市定位与发展路径、广州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对外贸易战略、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以及广州城市发展目标的多元性、广州发展服务外包和“走出去”战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政府作用等各个方面,总结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实践,探索国际商贸中心发展的理论和规律,以期为广州超越工业化阶段形成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成功实现由“千年商都”向“现代国际商贸中心”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新型城市化发展,跃上世界级大都市的发展台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中国社科院专家魏后凯高度评价基地新出版著作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在5月26日《信息时报》A29:悦读·社科版“探索新型城市化:从观念到行动”的整版报道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高度评价《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实践与探索》一书。他认为,书中的有益探索将有利于丰富国际商贸中心理论,并为广州市的实践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撑。
附魏后凯书评:
国际商贸中心研究的有益探索
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建设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将是关系珠三角能否建成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背景下,由隋广军主编的《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实践与探索》,从国际城际比较、国家战略和转型升级的角度,深入探索了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内涵、特征、发展模式、支撑体系和经验教训,探讨了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现实基础、城市定位与发展路径、产业体系、对外贸易战略、服务外包与“走出去”战略以及政府作用,考察了广州的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和城市发展的多元目标,主线明晰,内容全面,资料翔实,既有理论研究和比较分析,又提出了诸多可操作的政策措施,为广州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书以实现广州由“千年商都”向“现代国际商都”转型升级为主线,对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实践探索和未来规划构想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观点。譬如,作者把中心城市分为政治型、地理型、制造型、服务型和综合型五种类型;从经济指标、服务素质、设施功能、开放度、权利保障和公民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国际商贸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将广州商贸中心定位为“世界商都”或“世界贸易之都”,提出将广州建设成一个全球性消费中心;从集群的角度,将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功能结构体系划分为核心功能、支撑性功能和辅助性功能三个层次。这些有益探索将有利于丰富国际商贸中心理论,并为广州市的实践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撑。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研究:产业与区域发展视角》正式出版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研究:产业与区域发展视角》一书由基地2011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成果汇编而成,于2013年6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以探索广州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过程中的具体现实问题为目的,其中部分选题,是基于广州市主要领导批示进行研究的重点问题。全书共分产业发展篇、区域发展篇和经验借鉴篇三大篇,以经济转型的重点——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方面作为全书关注的重点。
该书首先探讨了政府实施产业干预政策的可行性,梳理了各种类型的政策手段和干预机制的长短期经济效应,以此作为产业发展篇的开篇。然后,分别就广州当前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领域,比如会展业、金融业、服务外包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对策进行了重点研究。
此外,该书还从区域的视角对广州城市经济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譬如,针对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中心性问题,研究分析了中国城市网络结构以及广州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地位。针对广州开发、发展的热点,书中还关注了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新区——广州南沙新区建设发展的内在政策需求,提出了系列设想和具有分析依据的政策建议。为了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该书还对若干国际大都市的转型升级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此为广州建设发展国际商贸中心提供相应的启示与建议。
【学术活动】
基地参加“充分发挥广州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课题研究筹备会
2013年2月27日下午,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牵头召开了关于推进“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充分发挥广州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课题研究筹备会。会议由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沈奎主持。总课题负责人省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珺、分课题负责人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市社科院党委组书记李江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董小麟教授、基地主任张昱教授及专职研究员陈龙江副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本课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视察广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广州中心城市地位,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全省的作用而开展研究。整个课题研究最终将形成“1+6+1”研究成果,即1个主报告、6个分报告、1个政策性实施意见文件。基地研究员董小麟教授担任其中一个分课题的负责人。
隋广军课题组出席《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丛书》出版座谈会
5月20日下午,广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广州新型城市化:从观念到行动——《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丛书》出版座谈会。广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甘新、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蒋斌出席会议,会议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伟玉主持。作为丛书编者和作者代表,隋广军书记和基地张昱主任、陈龙江副教授受邀出席了会议,隋广军书记作为丛书编者在会上发言。
隋广军教授在座谈会上,从提升城市开放水平、发展现代商贸产业和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三个方面,就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转型升级过程提出了重要观点。隋广军教授指出,广州过去敢于先行先试,开放力度、透明度和做事规则国际化等都走在国内城市的前面,但是,从开放的结果看,广州的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未来广州需要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才能争取新的领先优势。在发展现代商贸产业方面,广州应该着力推动两个升级:一是商贸产业的升级;二是商贸模式的升级。
隋广军还表示,广州作为珠三角区域的中心,与周边的其他城市经济关联度还应该进一步密切,目前的周边城市还没有充分享受广州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他认为,广州要实现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夙愿,就必须放弃固有的竞争性思维带来的局限,以带动区域共同发展为己任,用协作共赢的思维和总揽全局的胸怀,来承担国家战略所赋予的使命。
座谈会上同步推出《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丛书》11本。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重要媒体重点报道了本次会议,并着力宣传推广本丛书。
基地2013年系列学术沙龙顺利举办
3月上中旬,基地在大学城校区院系办公楼160会议室连续举办了主题为“广州发展港口经济战略研究”、“提升广州消费战略研究”和“新型城市化指数研究”的三次学术沙龙,来自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发言,就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基地计划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以课题研究支撑学术活动,凝聚学术团队,同时,以学术活动提升课题研究质量。
3月9日举行的第一次学术沙龙,由基地招标课题“广州发展港口经济战略研究”负责人申明浩教授主持,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航运经贸学院院长黄小彪教授、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顾乃华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秘书长刘继森教授,基地主任张昱教授、研究员陈龙江副教授和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沙龙。黄小彪教授、顾乃华教授、刘继森教授等专家先后对课题组的研究计划作了点评发言,对研究思路和内容、研究方法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就研究的目标研究、调研的具体安排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第2次学术沙龙于3月13日举行,由卢万青教授主持,广东商学院王先庆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魏作磊教授、崔文生副教授,基地主任张昱教授、研究员陈龙江副教授和课题组成员邓可斌教授、王贤彬副教授等围绕基地招标课题“提升广州消费战略研究”开题报告展开讨论,在充分肯定选题、研究团队的理论功底的同时,也指出了研究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建议。
3月14日下午举行了第3次学术沙龙活动,活动由基地招标课题“新型城市化指数研究”负责人李铁立教授主持,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杨再高教授、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覃成林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世豪教授,基地主任张昱教授、研究员陈龙江副教授,课题组成员符淼教授、王贤彬副教授,研究生办袁群华老师、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沙龙,各位专家就研究方案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选题具有很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专家们在对研究团队、研究思路和内容等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就新型城市的概念、指标涵盖的范畴、指标权重等提出了一些研究建议。
陈龙江参加“2013年亚洲转型国家经济政策对话”国际论坛
2013年4月27-28日,以“城镇化发展与包容性增长——人口城镇化的政策与体制”为主题的2013年亚洲转型国家经济政策对话在海口举行。论坛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联合主办,重点围绕人口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重点任务、以农民工为重点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农地制度改革、人口城镇化与财税体制改革、人口城镇化与行政体制改革等议题进行研讨。
来自国家相关部委、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20个省(市、自治区)的官员与学者,以及德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吉尔吉斯斯坦、蒙古等国智库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基地研究员陈龙江受邀参加本次论坛。
----------------------------------------------------------------------------------------------------------------------
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
联系电话:020-39328083,020-39328916(FAX)
通信地址:(510006)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78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院系楼15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