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事与政策 >> 时事 >> 正文

立足新常态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2014年12月15日 00:00  点击:[]

来源: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4-12/15/content_7380147.htm

南方日报 2014-12-15


话题

缘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和主要任务。会议确立的明年经济工作的五项主要任务,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居于首位,并对如何稳增长作了一系列具体部署。12日下午,省委书记胡春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会议提出我省明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那么,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稳增长?稳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本专栏特邀专家谈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

稳增长成为步入新常态的关键起点之一

在新常态背景下,稳增长需要顺大势,顾长期,调结构,重创新,靠微观

□刘金山

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作出了战略性研判,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这次会议兼顾短期与长期,并重在长期,既谈短期政策取向,更多的是讲长期趋势和模式变迁。

新常态,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时段的特征事实。新常态,既是对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这一次的战略性研判,将起到路径依赖的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明年经济工作的五个重点任务,也是兼顾了短期和长期。这些任务具有新常态的逻辑起点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理解。五个任务之首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稳增长,成为步入新常态的关键起点之一。

稳增长,是稳“中高速增长”

稳增长,是稳“中高速增长”,进而实现中国经济新奇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前无古人的。承载13亿多人口的大国经济,如何突破历史上出现的“李约瑟之谜”(历史上中国为什么由盛而衰),探索大国复兴的路径,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被称为中国奇迹。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通过若干时期的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实现中国梦,这将被称为中国新奇迹。因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大国案例。对大国经济而言,经历持续高速增长后,再经历持续的中高速增长,本身就是奇迹。在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强的背景下,明年的“稳增长”任务,是要防止出现经济剧烈波动,为中国新奇迹创造良好的起点。显然,稳增长是一项长远的历史任务,而非明年的权宜之计。

稳增长,是一种结构调整的非均衡过程

稳增长,是一种结构调整的非均衡过程,需要顺应新工业革命的大势。稳增长,不是为增长而增长,而是一种扬弃。有些部门产能过剩、技术落后,注定是要被淘汰出局的;技术先进的新兴产业,必将拓展自己的市场边界。如果说,过去30多年的中国奇迹靠的是量,靠的是资本规模;未来时期,中国新奇迹,靠的是质,靠的是知识规模。所以说,稳增长,一定会伴随着结构性调整。这是新工业革命的题中之义。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第二项任务是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这与稳增长是逻辑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在新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社会范式转换过程中,实现持续的中高速增长与调结构,这是中国新奇迹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此,传统的推进GDP增长的政策将必然淡出舞台。稳增长,必然要追求结构调整的红利。随着个性化消费需求与小众市场的兴起,长尾经济的空间逐步拓展,智能化的订制经济模式将逐步兴起,范围经济将成为潮流。这种生产模式的变迁,是稳增长的必然组成部分。

稳增长,是企业家创新的自觉过程

稳增长,是企业家创新的自觉过程,意味着经济动力模式的变迁。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微观政策要活。活在何处,活在解放并激励企业家创新。创造中国经济新奇迹,维持中高速增长,需要由政府主导型增长转换为企业家主导型增长。市场千变万化,机会稍纵即逝。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更是如此。企业家创新能力和市场敏感性,是稳增长的关键。政府的职能限于三个清单: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地方政府官员的主要职责在于管好社会,保障经济社会系统运行有序。企业家的职能在于创新,在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我们期待出现更多的马云,期待出现中国的乔布斯。微观政策,在于激励企业家的“冲动”,自觉创新。这意味着,稳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的动力在逐步发生变迁,市场将逐步发挥决定性作用。

稳增长需要依赖实体经济

稳增长,是需要依赖实体经济的,需要实实在在、没有水分。宏观经济好,微观经济差,这样的经济现象是必须避免的。与稳增长相配套的政策体系,尤其是宏观调控政策,一定要关注政策效应的传导机制,一定要关注传导过程的微观基础。否则,可能出现政策泡沫,这是短期有一利,长期有百害。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去杠杆”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快速推进,各类行为主体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越来越强。这是市场相对成熟的标志。一个对利率敏感的经济体,是一个市场发挥作用越来越强的经济体。此时,政策利用市场机制进行间接调控更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微观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更为重要。所以,稳增长,靠微观。

总之,新常态背景下,通过稳增长,创造中国经济新奇迹,需要顺大势,顾长期,调结构,重创新,靠微观。展望未来,如果中国经济新奇迹成为事实,那么,中国将成为大国复兴案例的典型样本,其对世界发展的模式贡献,将是无可比拟的。我们相信,这一天,终将到来。

作者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