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观察” >> 第一届 >> 正文

首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举行

2016年01月28日 11:25  点击:[]

【新闻报道】来源:中国广州网  http://www.guangzhou.gov.cn/node_2190/node_2222/2015/11/03/1446515579606790.shtml


 

首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在广州举行
 


 

  10月30日, 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新常态·新挑战·新增长”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在广州举行。

  10月29日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广州如何在新常态下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构筑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实现经济新增长,是当下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围绕会议主题,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们共同聚焦新常态、直面新挑战、献策新增长。

  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表示,搭建“城市观察”圆桌会议这一平台,正是要发掘、聚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力量和智慧资源,观察、聚焦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研究、探索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律与路径,推动学术理论创新与决策咨询服务,服务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文/广州日报记者 谭敏

  图/摄影记者 庄小龙 

汪一洋
倪鹏飞

“一团五线”
 


  重塑中国经济空间和城市体系

  倪鹏飞(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胡焕庸线”是我国经济地理的一条重要分界线,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空间的基本格局,也反映出我国空间发展的严重失衡。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空间和城市体系正在发生着变化,首先,中国经济空间正在呈现出“东中一体、外围倾斜”的新格局。其次,中国城市体系正在呈现出如一只巨手一样的“一团五线、开放互联”的新格局。如果能够针对这一新格局所表现出的特点,尊重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对我国的空间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必将有利于突破胡焕庸线。

  倪鹏飞分析认为,中国现有的空间战略存在一些不足:第一,东部先行、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四大战略彼此分割,未能实现互联互通;第二,“两横三纵”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格局是全国统一的以线带面,未能考虑区域差异,实现差异化发展;第三,增长极战略极化效果明显,但带动作用不足,未能发挥网络效应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针对这些不足,倪鹏飞对未来中国经济空间和城市体系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调整空间布局战略,即从原来的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四分区调为二分区,即中心区和外围区。东部和中部形成自主发展区,采取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东北和西部构成政策扶持区,采取政策干预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二是调整中国城市体系空间布局战略,推进“一团五线”发展格局。三是自主发展区重点实施“东中一体、群网带面”的发展战略。四是政策扶持区重点实施“五线带面、开放互联”战略。五是线外实施“以点带面,适度平衡”战略。

  广州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定位与作为

  隋广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

  广东改革开放35年之后,面临新的形势,必须打造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目前广东面临四大风险,一是随着欧美再工业化和东南亚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产业空心化危险。二是在国家全面开放战略中被边缘化的风险。三是过度依赖港澳间接投资,存在与世界产业转移和技术发展趋势脱节化的风险。四是被其他沿海地区赶超和改革动能衰退化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东要做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国家重大对外开放战略的践行者,有为政府的建设者,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把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现代化强国的探路者,以及本土优秀跨国公司的培育者,总体目标是构建多元开放和创新驱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隋广军提出,广州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涵,是接轨国际的规则型开放、程度空前的纵深性开放、量质齐增的升级型开放、环境友好的低碳型开放、以点撬面的载体型开放、创新驱动的智慧型开放、优进优出的平衡式开放。

  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广州应该重视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担当起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战略支点的任务和责任,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城市,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新型城市样板,打造世界城市体系中的中国名片,让老百姓享受更多发展的福利。

  城市群经济极化现象显著

  宁越敏(华东师大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城市群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政策、规划里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上讲到“已经形成三大城市群”,同时还要形成若干城市群,希望城市群能够扮演区域发展增长极的作用。

  如果城市群要扮演增长极作用的话,就必然会有核心和边缘。核心地区当然是功能集聚比较强的地区,它是一个区域的增长极。它能够通过要素的集聚,对一定区域产生辐射,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那么,当城市群空间范围很大的时候,它内部的发展差异会非常大,边缘地带起不到所谓的增长极作用。

  城市群能不能够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宁越敏认为,数据显示,大多数城市群经济极化现象显著,实际上他们的区域差异是在扩大。从学术的角度来讲,当区域差距在持续增大时,政策是很难推行下去的。这也是国外增长极战略在推出50年后,现在差不多都放弃的原因所在,因为起不到预想的作用。

  他提出,城市群是一种多中心、跨行政区的城市化地域组织,区域治理是城市群健康发展的关键。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不同区域内城市政府间的协调机制。二是公私之间的合作。主要指政府与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私营组织间的合作。合作主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制度建设、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现在中央也希望推进PPP合作(公私合作),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在城市群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建设世界级的珠三角城市群

  汪一洋(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有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还有京津冀、环渤海城市群。汪一洋认为,最有条件打造像伦敦、东京一样的世界级城市群的,还是珠三角城市群。因为珠三角的城市是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容易整合。同时还可以发挥香港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澳门休闲中心的作用。

  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就要有中心城市与城市网络。过去我们在讨论城市发展的时候,比较注重单个城市的发展。比如城市的规模是多大,人口有多少,GDP有多少,而对城市的辐射能力、带动能力、集聚能力考虑得比较少。打造中心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形成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城市群或者城市网络,是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有广州和深圳这两个双子座的中心城市。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深圳是国家经济中心城市,这个城市群应该是由广州、深圳来带动的。

  城市有竞争力、凝聚力、辐射力就一定GDP最强或者人口最多?汪一洋认为也不一定。他分析说,香港的人口不多,地方也不大,GDP也很快会被广州、深圳超过,但是很难说广州、深圳的竞争力超过了香港。所以中心城市还是以竞争力考虑更有代表性。我们在城市群建设上应该有世界眼光,不要老是跟国内比,要跟世界的城市相比较。我们跟首尔比,我们处在什么状况,我们的市场化程度怎么样,我们的国际化程度怎么样,我们的法制化程度怎么样,我们的创新能力怎么样。我们跟新加坡比,我们跟香港比,我们跟洛杉矶、旧金山比,跟这些城市比,可能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观点

  自贸区的试验,再加上产业结构转型和科技创新,任务十分艰巨。我们目前还没有很好解决政府和市场间的关系问题。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自由化,也是一个逐步放开的过程。我们的企业能否在一个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形成国际竞争力也很重要。我们要鼓励政府和企业胆子再大一点,步子迈得再快一点。

  ——佟家栋(南开大学副校长)

  广州是中国珠三角的核心区,它完全可以依照首都经济圈的演化规律来重点打造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绿色经济、知识经济、园区经济、临港经济、临空经济、临轨经济八个城市的经济业态。广州虽然不是首都,但它是区域的政治中心,它可以以这样的架构来吸引周边的资源。

  ——刘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广东讲创新驱动,在市场上如何支持创新,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阻碍创新的还不是前端,而是流通领域、市场领域。比如,我们的产品研发出来后,要招标才能进入市场,可是广东省已经五年没有招过标了。今年出了一个招标征求意见稿,它的评分标准中要看过去的销售额以及进入了多少家医院,我们是新产品,没有销售额,只能得零分。价格干预和管控不放开,对企业创新有很大的制约。

  ——袁玉宇(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实现工业4.0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一些并行的战略。以前我们都是讲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其实开车的人都知道弯道超车是非常危险的,能够直道超车为什么要弯道超车?同样,跨越式发展会存在断层的危险。所以我们要在2.0补课,在3.0补齐,在4.0带动我们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我认为,不要在落后的工艺机上搞自动化,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备数字化基础时搞智能化。

  ——黄兴(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城市更新不能回避多元利益主体,多元的利益主体充分协商和参与,能形成共同认可的地方价值,提升整个区域的价值。除此之外,容积率是有效的城市中心的调控工具,城市的开发和再开发,应该在规划引领和市场导向之间去寻求一个平衡。城市管理和项目运营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

  ——张昱(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教授) 

关闭